今年以來,海原縣總工會積極響應自治區、市總工會號召,深耕村(社區)工會組織建設,積極探索創新,緊扣四項措施扎實推進村級工會建設,有效提升工會組織在基層的凝聚力與影響力,為鄉村振興與基層治理注入工會力量。
3月初,海原縣總工會將村級工會建設列為重點工作,迅速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村(社區)工會組織建設領導小組。各成員分工明確,責任細化,構建起上下協同、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同時,出臺《海原縣2025年村(社區)工會組織建設工作方案》,明確建設要求、目標與措施,為村(社區)工會建設提供堅實保障。
針對村級工會建設難題,海原縣總工會派出2個調研工作組深入18個鄉鎮(街道)開展調研,調研中發現宣傳不足、職工入會積極性低、組織架構不完善、工會組織覆蓋率低等問題。為此,縣總工會借助鄉鎮工會力量加快組建,重點吸納農業合作社、農民工等群體入會,開展“送服務進村”活動,增強職工認同感,同時加大資金項目傾斜,支持打造“工會服務陣地”。
海原縣總工會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、公眾號等平臺,宣傳村(社區)工會建設意義。深入鄉鎮開展關愛慰問、法治宣傳活動,提升群眾認知度與支持度。挖掘典型模范,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激發基層組織建設積極性。同時,海原縣總工會組織業務骨干分片負責,通過“實地走訪+座談交流”深入159個村(社區)全程指導。明確建設任務到人,定期提醒通報進度,保障工作有序推進。截至目前,海原縣提前完成村(社區)工會組織全覆蓋目標,159個村(社區)全部建立工會組織,覆蓋率達100%,新增工會會員3200人。并舉辦村級工會干部培訓班,圍繞組織建設、活動策劃等內容進行專項培訓,推進規范化建設。
海原縣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總工會將持續發力,讓基層工會組織不僅“建起來”,更要“活起來、強起來”。與縣婦聯、團委等部門建立聯系機制,實現資源共享,構建協同工作模式。還將開展蹲點服務,從4月至12月底,工會領導班子成員包片、全體干部包村,每月至少赴蹲點鄉鎮1次,每次不少于2天,指導基層工會開展活動,解決職工實際問題。同時,積極樹立示范標桿,計劃年內建成10個村級示范工會,提升服務效能,推動工會服務直達基層“最后一公里”。(全媒體記者 范本哲 劉立濤 馬彥軍)